校友文化

天南地北厦大人

陈国梁:“泛”飞梦想,“洋”帆远航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10:17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陈国梁,厦门大学1988级法学院校友、泛洋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法律分会暨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校友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企业家分会副会长。

陈国梁在法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求学生涯:青衿之志,践履致远

“36年前那个秋高气爽的9月,我走进美丽的南方之强——厦门大学。”“我是靠着运气爆棚挤到这高手如云的群体中来的。”“那时候我能靠自己努力考进厦门大学,就像是经历一场大战,因此在大学期间特别努力。”正如陈国梁所说。一、二年级,他勤谨刻苦,一心向学。一如既往的勤谨态度、“学便会有所成”的坚定信念,使陈国梁取得优异学习成绩。在校期间,他先后获得两次一等奖学金,分别是1989-1990年度百龄奖学金和1990-1991年度进雄奖学金,奖状至今仍被陈国梁悉心保存。

三、四年级,陈国梁逐渐形成独特学习体系——跨学科学习。“到大三我自己的课业轻松了不少,所以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旁听经济系的课。”投资法、国际贸易课程……陈国梁广阔地涉猎跨专业课程,开拓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广度,特别是经济学。他也因此与经济学结下深厚缘分。

对于陈国梁来说,学习不是为了成绩、学分或者其他功利的追求。他说:“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兴趣。”在他看来,学习是一趟纯洁的旅途,驱使他不断前行的正是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求,而最终收获的是自我兴趣的发掘与个人能力的成长。

陈国梁回忆道:“直到今时今日,我仍非常庆幸,能有机会在法学院求学四年。四年间,在各位老师的精心调教下,我曾任班长、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这不仅提升我的学习分析和攻克困难的能力,也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这些一直伴随我走过二十多年的商旅生涯。至今受益匪浅。”

“厦门大学百龄奖学金”获奖证书

“厦门大学进雄奖学金”获奖证书

事业有成: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本科学习,引领着陈国梁创建属于他自己的商业殿堂。

对于专业与就业,陈国梁认为,“本科教育只是对一个人的能力的选择。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而不是束缚思想进步的绳索、锁住未来发展的枷锁。”所以,本科学习法律的他并没有在毕业后框住自己成长的空间。在1996年,这个属于奋斗者的黄金年代,陈国梁辞去公职,顺应时代脚步走上创业从商之路。他敏锐地察觉厦门建材行业这一商机,创立泛洋国际有限公司。

这个成立之初只有4人的小公司,历经上世纪90年代行业疯狂,本世纪20年代的激烈竞争,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全球员工300余人的商业集团。从2002年厦门绿链集成服务有限公司出发,到2003年厦门希尔瑞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再到2007年骏霖(厦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厦门玛里进出口有限公司设立,泛洋集团的规模逐渐扩大。不止在国内稳扎稳打,陈国梁还带领公司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十几年来,泛洋集团已成为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日本、越南、印尼、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设有直营分公司的综合性建材批发销售网络的国际公司。其公司主营建筑用瓷砖、黑色石材、SPC地板、卫浴设备,在越南胡志明市拥有瓷砖、SPC地板制造企业,更是在越南得农省自有矿山,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布局,产品出口至欧、美、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如今,在一带一路政策指引下,泛洋国际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化步伐同频共振,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在动荡与机遇中稳步前行、扬帆远航。值得一提的是,陈国梁还热心慈善事业,在2014年建立厦门绿链慈善基金会。

本科期间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思维对他影响颇深,在多年从商的历练中,他也逐渐把法律思维和商业思维有效融合。本科的学习与多年的工作经验再次发挥他跨学科学习优势,法律思维和商业思维让他在面对注册文件时有着经济人的得心应手,在评估商业风险、海外投资上又有着法律人的细致严谨。他也将多年的从业经验总结成一段话送给法学院学子们:“要谦卑地在社会上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上的事情,回馈社会,也让自己满足。”

泛洋集团年会合影

回馈母校:饮水思源,捐资兴校

嘉庚精神,薪火相传;捐资兴校,功在千秋。

陈国梁作为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法律分会副会长,一直关注和参与着校友会的各项工作,在整合校友资源、发挥行业优势等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面对众人的褒扬,陈国梁表示:“可以做,便做了。把法学院校友聚合在一起,形成团结一致、互相照顾、互相帮助的合力,这才是比较关键的。”现如今,他仍会回忆起本科时期法学院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氛围与情怀,这将他与法学院紧密连接起来。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起到示范作用,鼓舞一届又一届的法学院校友与母校心连心,共同建设更好的法律教育基地。

2021年3月,正值厦门大学建校百年之际,厦门大学厦门校友会召开会长扩大会议为百年校庆、法学学科发展献言献策。席间,陈国梁对百年校庆的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对法学新大楼的高规格、高标准充满期待,表示一定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共襄盛举。

同年4月,陈国梁与同为法学院1988级校友林涌在各自原有捐赠基础上,形成合力,联合法学院1986级校友饶朝晖、漆勇捐赠1500万元,设立厦门大学“世纪群贤法学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法学院人才引进及师资队伍建设。陈国梁回想其过程,笑着表示:“饶朝晖师兄一提出来,我们就毫不犹豫跟上了。”

2023年9月,陈国梁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厦门大学法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向新生送上诚挚寄语。他回顾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谢之情。他提到:“希望同学们在厦大法学院能够培养卓越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传承和发扬厦大的优良传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贡献。”

“请相信,厦门大学将成为你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饮水思源,无论是从陈国梁的话语里,还是从他的行动中,总是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厦大学子对母校难以磨灭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当初在厦大读书生活所生发的幸运感和自豪感。

厦门大学法学院校友活动合影

求学时期,陈国梁满怀青衿之志,纯粹求学、勤勉为学;开拓创新,践履致远。工作时期,他保持着对经济领域的热爱,“泛”飞梦想,“洋”帆远航;建企兴企,走向国际。作为一名厦大校友,他饮水思源,反哺母校;捐资筹款,强院兴校。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嘉庚精神”,是晚辈后学为学处事做人的榜样。

原音回放

成功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并努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学会弯腰和低头,这不是为了认错,而是为了平息内心的骄傲和狂妄。只要你愿意弯下腰,低下头,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机会自然会来找你。


文 | 付玥

图 | 受访者供

指导老师 | 刘茜

修稿 | 曹熠婕、校友总会秘书处

编辑 | 管毓茹

初审 | 李绍玉

终审 | 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