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天南地北厦大人

余少谦:初心如磐 宁静致远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0日 17:29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余少谦,厦门大学1978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校友,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七届理事会执行会长。历任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福建江夏学院教授、规划处及对外合作处处长、金融学院院长;负责福建江夏学院部级金融学实践教学基地、省级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担任《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CN35-1229/F》主编、中国留学服务中心HND专家组专家、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荣获中共福建省教育工委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发“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称号。出版专著编著及主编20本、主审8本,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承担多项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


01

汲取养分,深埋科研种子


1976年,从小生活在福建省委大院的余少谦,在中国轻工进出口公司福建分公司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但他在外贸舞台上奋力耕耘的同时,也感到知识之翼尚未丰满,难以翱翔于更广阔天空。随着高考大门重新开启,知识的光芒如灯塔般照亮他的心田。1977年,他满怀激情地报考厦门大学数学专业,虽然超过当年录取线,却因未报考与工作相关专业而错失良机;但挫折并未令他止步,次年,他选择国际贸易专业作为新征途,终得厦门大学青睐,开启学术生涯新篇章。

入学后,他以高考数学满分成绩赢得经济系老师青睐,得以渐入政治经济学的深邃殿堂。在这里,班主任李秉濬老师以其独有的魅力,仅用一支削得恰到好处的斜面粉笔,就在第一堂《政治经济学》课上,以智慧、风趣的方式,缓缓揭开“价值起源”神秘面纱。李老师那行云流水般行草板书,如同艺术般点缀在黑板上,令余少谦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启迪。

李老师言传身教,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为余少谦播种下成为大学教师的梦想种子。在第一次班会上,李老师语重心长地提醒每位学子,要珍惜韶华,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谦逊;他还鼓励大家广泛阅读以博采众长,并在生活磨砺中砥砺成长。

求学厦大的时光令人难忘。深夜舍友间的激辩、清晨芙蓉楼前的放声朗读,白城海滩的游泳和站岗,以及周末的圆舞曲集体舞和建南大礼堂的电影晚会,都是余少谦大学生活中最温馨、最生动的注脚,成为他脑海中厦大生活的美好印记。



第一次撰写毕业论文的经历,也令余少谦记忆犹新。当时,在李老师的推荐下,黄良文老师指导并建议他发挥数学优势,钻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学术分析的论文。在老师悉心指导下,他的毕业论文《论马克思社会再生产与二次社会劳动时间的逻辑关系》最终获得了“优秀”等级,这为其奠定了未来的科研方向。

这些平凡而又真实的瞬间,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他前行的道路,让他更加坚定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信念。




02

坚守讲堂,耕耘教育人生


在岁月的长河中,余少谦以他那矢志不渝的情怀,深深扎根于讲堂这片教书育人的沃土,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篇章。

回溯1982年盛夏,他满怀激情地踏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大门,被赋予调查统计重任。彼时,总行麾下福建银行学校这所新兴学府,急需师资力量充实。于是,省行高瞻远瞩,安排所有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先赴该校锻炼。同年金秋九月,余少谦怀揣梦想,踏入福建银行学校门槛,从此,他的教师生涯画卷缓缓展开。
    在那里,他不仅见证教育的力量,更以德高望重的大学班主任李老师为榜样,开启教学相长的宝贵旅程。首次站上讲台时,尽管内心波涛汹涌,但他却强压内心波澜,以沉稳之姿完成授课。从那一刻起,李老师常言的“为师之乐”便在他在心田悄然生根发芽。
    1983年初春,当省委组织部邀请其加入省委办公厅工作时,余少谦选择了坚守讲台。1985年福建银行学校晋升为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时,余少谦已升任马列部主任。届时,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邀请其转战金融研究所,他依旧选择留在讲台,继续深耕。正是这一系列的坚定选择,使其成为人民银行系统内“扎根基层、矢志不渝”的模范,被委以重任,担任学校后备干部。
    在跨越四十载的光辉教育旅程中,他深刻凝练了几点人生感悟,首要之悟即:教师职业的无上荣光,莫过于深深镌刻在学生心中的那份认可与敬爱。他的教学足迹遍布经济学科广袤天地,从《政治经济学》的深邃理论,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视野;从《微观经济学》的精细剖析,到《宏观经济学》的全局把握;更有《管理经济学》的策略智慧,《中央银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高瞻远瞩,以及实战性极强的《商业银行经营实战沙盘实训》。在国际贸易领域,他引领学子探索《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广阔天地;在市场与理财方面,他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与《理财规划学》为学生点亮实践灯塔;更不忘激发创意火花,通过《商务策划创意思维实训》课程,培养未来商业精英。

2005年荣获的“十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不仅是对他教学成果的最高赞誉,更是他教育生涯中最为闪耀的勋章。1985年,他曾担任农村金融2班的班主任,学生们毕业时的那份难舍难分,促使他跨越岁月的长河,坚持每五年一聚的传统。这份情谊的延续,是他心中最温暖的力量源泉。每年教师节,来自学生们的鲜花与祝福总是将他包围,为再叙师生情缘,他还五度应昔日学生邀请,携家人、同事、同窗共赴丽江相聚。
    学术领域,余少谦同样成就不俗。他凭借深厚理论功底和独特的见解,发表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包括延续毕业论文观点,于1991年发表的以“劳动均衡价值论”为主线的《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学》著作;结合教学实践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著作;以发表在权威和核心刊物上的“从资金流量表中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方法研究”系列论文为基础而撰写《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教程》;在总结金融学实践教学基础上,承担8本实践教材的主审,并撰写《整体金融学实验课程应用研究》专著等;为经济学界贡献个人智慧与力量。
    管理层面,他展现出非凡领导才能和资源整合能力。无论是担任福建江夏学院评建办主任、金融学院院长、还是对外合作处处长,他都能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他曾主导“省级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省级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教育部金融学实践教学基地”等重大教学平台申办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学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他还整合资源组建海峡财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引进HND项目并兼任项目中心主任,并撰写国际贸易、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三份仿真实践教育软件需求报告,指导信息公司开发教学软件并取得相关软件著作权。与此同时,他也积极参与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工作,连续九届承担组委会秘书长,为提升两岸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业余时间,余少谦热爱学习新技能,尝试新事物,从计算机编程到交谊舞、从自驾游到集邮参展,他总能在繁忙工作之余找到乐趣与放松方式,并且颇有造诣,获得大家赞赏。他于1992年开发全国第一套“股票技术分析软件”,在《中国证券报》刊登广告后卖出近千份;他还开发福州自动化仪表厂的成本管理软件和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的财务软件,并坚持维护10多年。他从1993年开始学习交谊舞,此后被公认为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最佳男舞者之一。他醉心集邮,其集邮专题《马克思一生》在福州市邮展中备受好评。他组织的自驾旅游,更是走遍除西藏外全国所有省份。
    余少谦对讲台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感染着他的学生和周围的人,激励着更多人为理想和追求而努力。




03

奉献爱心,反哺校友会工作


人生事业成就,离不开母校的栽培与滋养。对于余少谦而言,厦门大学不仅是他学术生涯的起点,更是他心灵深处那份奉献与感恩情怀的源泉。每当回想起在厦大的求学时光,他的心中便涌动着一股强烈的愿望——为母校贡献一份力量。

2015年,经福建江夏学院副校长叶文振教授举荐和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正式任命,余少谦出任校友会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从此走上服务校友、回馈母校、服务社会的人生道路,以爱心、热心和专心,赢得校友广泛认可。

2022年12月6日,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再次选举他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这既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工作的期待。2023年,他又在第七届第三次理事会补充表决中被选为执行会长。这份荣誉与责任,让他更加坚定为母校和校友会奉献的决心。

在近十年校友会工作经历中,余少谦深刻体会到校友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作为执行会长、秘书长、兼合式党支部书记,他肩负着管理二十多个分支机构、五十多个俱乐部、数千名正式注册的会员和400多位理事的重要职责,不仅工作繁杂而琐碎,更需要以身作则说服动员校友并肩工作。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都始终保持着对校友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校友工作需要熟悉法规并能灵活运用。在接手第六届理事会工作后,他根据主管部门和注册登记机关的要求,修订《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章程》,并制定《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会员代表大会管理制度》《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理事会管理制度》等20多项管理制度和规定。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福州校友会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校友工作需要以满足校友需求为工作方向。校友的需求是分层和多元的,因此校友会的工作也必须多样化、个性化。余少谦带领秘书处成员努力满足校友的各种需求,无论是学缘需求、兴趣爱好还是工作协同需求,都力求做到最好。他在规范化组织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年会及双迎新联欢会的基础上,还鼓励艺术团、合唱团、龙舟队、网球队、乒乓球俱乐部、茶文化俱乐部、读书会等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他积极组织每年一次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团体赛、棋牌邀请赛等大型活动,并开展校友企业博览会、校友企事业单位参访和沙龙等活动。

校友工作需要落实为社会和母校服务的办会宗旨。这也是秘书长工作任务之一。无论是在承办校庆文艺晚会、捐建校友馆还是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上,他都倾尽全力。例如,在承办《情系南强花开四海》厦门大学95周年全球校友专场文艺晚会期间,他作为活动具体执行人,组织60多人校友工作团队。为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到位,他和校友们每天晚上工作至凌晨两点,最终保证晚会圆满成功。百年校庆期间,福州校友会为母校捐修“厦门大学校友馆”,从动员和带头捐款到参与设计建设布展,从多家设计公司洽谈并组织竞标会议到监督和参与中标单位设计,从参与母校各部门协调工作到跟踪校友馆建设过程,他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终于在百年庆典第二天,迎来校友馆落成典礼。之后,他在校友总会秘书处支持下,组织校友收集整理校友总会发展历史,核对资料、制作展板和MV、编写解说词,于一年后迎来校友馆正式展览。

校友工作需要有理解、尊重和团结的工作作风。福州校友会是正式注册的社会组织,要接受主管单位领导和登记机关监督,要遵守相关制度,但校友组织又是一个相对松散的机构,依赖校友热心参与和爱心支持。因此,在工作中余少谦始终注重与校友沟通和协调,尊重校友意见和建议,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校友会发展贡献力量。

期间,余少谦遇到过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良好心态和理解尊重的态度。他深知,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好这份工作。正因如此,他总是能够想出合理解决方法,带领秘书处成员克服困难,推动厦门大学福州校友会发展。

如今,当他回想起自己为母校和校友会所做工作时,心中充满自豪和满足。他知道,每一份付出都是对母校培养之恩的最好回报。他表示,在未来日子里,将会继续怀着这份感恩之心,为母校和校友会奉献更多的爱心和力量。




原音回放

“母校的培养成就我的工作成绩,发自内心希望能够为母校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文 | 徐淑婷
图 | 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 | 叶文振
修稿 | 杨颖、校友总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