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名片
孔明 MEHMET KIZGIN
土耳其人,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汉语言经贸方向毕业生,于2015年入学,2019年本科毕业。毕业后自主创办泉州马尔马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厦门给我一种家的感觉”
来自土耳其的孔明和汉语结缘起于中国电影。从小时候起,孔明就接触一些中国电影,并从中了解到一些中国历史文化,而后只要一有闲暇时间,他就会去翻阅查看一些相关资料,逐渐对中国语言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中国有两段历史特别吸引孔明。一段是三国时期,因为“孔明”是中文老师为他取的名字,他由此了解诸葛孔明的故事并被其背后的三国文化深深吸引,因此读了越来越多写三国历史的书;一段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他在这段历史中看到中国如何走向自立自强,看到当代中国飞速发展和潜力。于是高中毕业后,在面临去哪一个国家留学时,孔明在众多选择中自然而然选择中国,他一直认为“只有做喜欢的事情才能成功”。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吸引孔明爱上中国并来到中国,而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创业环境留住孔明,帮助他实现创业梦想。
孔明第一次来中国是2013年,最初在南京一所大学学习中文。后来,从小生活在土耳其海边城市的孔明选择厦门这座同样干净而富有魅力的海滨城市继续生活和学习中文,因为“厦门给我一种家的感觉”。随着对中国了解的深入,孔明得知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是学习中文的好平台,于是坚定地选择在此攻读本科学位。

中文筑梦·师恩难忘
在厦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孔明不仅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体验学院丰富的人文生活,还结交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厦门大学一年一度的“中国日”让孔明见识到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看到福建独特民风民俗。除校内举办的文化盛会,学院还为留学生提供许多民俗体验活动和实习实践教育活动。这四年里,为今后能从事自己心仪的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孔明每年暑假都会选择一个和专业相关的不同行业进行实践。他认为只有了解不同产品、不停地尝试自己想要做什么,才能决定哪一个最适合自己,才能选择最适宜产品开启创业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孔明获得很多老师朋友的帮助,这让他在异国感受到许多温暖。提到这些,孔明感慨道,“中国有很多机会,很值得我们去尝试。”
最让孔明印象深刻的还是学院老师,“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臧繁老师”。初入大学时,孔明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不明确,是臧繁老师帮助他慢慢对未来有了日渐清晰的规划,从各方面让他看到中国丰富的就业机会。“老师鼓励我每一年暑假都去不同的企业感受一下,我非常感激老师”。臧繁老师的鼓舞让孔明在多样的暑假实践中学会不少东西,说起这些,孔明总是滔滔不绝。如今这位厦大学子已长满丰厚的羽翼,在属于自己的天空展翅翱翔。

攻坚克难·自强不息
孔明父亲是一名成功的生意人,受父亲影响,他也想在中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我要做我自己的主!”孔明坚定地说。他选择只身一人来到中国,从到厦大第一天起,就立下创业目标,并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厦大“自强不息”的校训,也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支持他前进,最终孔明创办泉州马尔马拉进出口贸易公司,主营石材和石材工艺品等货物进出口业务。
创业并非易事,对于一名外国人来说,在中国创办公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孔明也不例外。有一段时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中土贸易为主线的公司业务大受影响,产品一度滞留国内,这给交易双方都带来不小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孔明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准备好公司相关材料,主动与银行人员沟通,力求解决公司困难。工作人员在核查后,也耐心帮助他解决当时的困难。

对于创业经验,孔明也是非常乐于分享,他认为中国有很多就业和创业机会,欢迎各国友人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用中文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感恩回馈厦门大学是孔明的自觉习惯。毕业后的孔明常常回到厦门大学,与学弟学妹交流学习经验和厦大生活。在2023年9月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孔明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说,厦门大学是学习的好地方,并鼓励大家为厦大、为学院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如此,孔明还在土耳其创建推广厦门大学的网站,让更多土耳其人了解中国,了解厦门大学。如今每年都有不少土耳其学生通过孔明的推广网站来到厦大,孔明会免费帮助他们完成报名并在中国接待他们,只为让他们更容易适应中国学校的生活。目前,学院有土耳其在读留学生15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明的。在他们心中,孔明是值得信任的榜样,大家知道,在中国留学期间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孔明寻求帮助。

来中国之前,很多亲戚朋友希望孔明去美国或者欧洲,来到中国后,他真切感受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孔明说:“我在中国十一年了,不但从没后悔选择中国,反而庆幸自己当初的判断和选择”。他也想对来中国的留学生说:“学中文虽然比较难,但是努力、坚持,肯定能学会,千万不要放弃学习。毕业后在中国有很多工作机会,中国不是以前的中国,发展得很快,我觉得人的生命中必须要过来看一下,感受一下这里的文化和美食。”
【原音回放】
“中国有很丰富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欢迎各国友人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用中文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文 | 李燕妮 林逍怡 张雷蕾
图 | 孔明
指导老师 | 李珑
修稿 | 杨颖、校友总会秘书处
编辑 | 童嘉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