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化

天南地北厦大人

陈箭深:学术作桨济八方,实务破浪行天下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9日 11:07 浏览次数:

【人物名片】

陈箭深,196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2年进入厦门大学学习,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任RSM国际董事会董事,容诚会计师事务所顾问。他是第一位担任国际审计准则制订机构—国际联合会(IFAC)下属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委员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由财政部推荐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代表。曾任容诚治理委员会主席,原厦门天健华天、天健光华(北京)、天健正信任董事长,主任会计师,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Grant Thornton国际董事会董事,还曾任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暨审计准则委员会、信息化委员会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暨审计专委会副主任,从业经验超30年,是同时活跃在会计、审计实务界和学术界,被广泛认可的业内资深专家,是我国会计行业的领军人才。

陈箭深参加IFAC会议

匠心筑梦:学术攀登之路

1982年那个凤凰花开的夏天,新生入学季,怀揣着梦想的陈箭深迈入厦门大学,成为会计学系一名学子。

正是在厦门大学就读和任教的经历为陈箭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扎实基础。“经师易求,良师难寻”,在陈箭深人生道路上,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儿,“因为从小到大我在各个学习阶段都遇到非常优秀的老师,尤其是在厦大”。1985年,陈箭深成为常勋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92年,他成为葛家澍教授博士研究生。两位老师言传身教对陈箭深的学习和生活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

“人活着总是要干活的,否则就没有意义”,这是常勋老先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如同灯塔一般,照亮陈箭深前行的路。常老师以其对学生的深切关怀和平等相待的态度被人所熟知。他的课堂尤为让人印象深刻——洪亮的声音,即便是在容纳两百人的大型阶梯教室,无需任何扩音设备,也能让每一个角落的学生清楚听到。他授课内容广博而深入,引领学生们穿梭于知识的海洋,探索未知的领域。无论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还是泛泛之交的朋友,只要带着学术文章求教于常老,他总能耐心细致地回复,倾囊相授学术见解,毫无保留。常老坚持认为,深入理解并牢固掌握基础概念是专业学习的基石,这种对原理性思维的执着追求,不仅为陈箭深学术探索指明方向,也深刻影响他日后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职业生涯,成为滋养他处理复杂问题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的另一位恩师是葛家澍先生。”回忆起葛老,陈箭深眼中满是怀念与敬仰。葛老师在学术领域以严谨著称,但在生活中却展现出极大的亲和力,对学生满怀慈爱,其言传身教远不止专业知识,更深刻影响陈箭深为人处世原则。赠书予后辈时,葛老师谦卑地以“学友”相称,即便年岁足以成为父辈。这种谦逊之风贯穿葛老教学与生活,也对陈箭深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师从两位学术巨擘,让陈箭深在个人修养与学术造诣上受益匪浅。面对合伙人治理机制复杂议题,他并未简单遵循字面规则,而是秉承老师们的教诲,以“是什么”“为什么”和“该怎样”的哲学式追问,深入剖析规则背后的逻辑与原理。在陈箭深看来,会计工作并非机械操作,而是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与“平衡”理念。在这种观念的支撑下,陈箭深创造出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又独具中国特色、和谐共生的合伙人治理机制。

实干兴业:知行合一之旅

1986年,在常老师带领下,陈箭深开始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实习。1988年,在完成三年研究生学习后,他选择留校任教,开始教师和注册会计师双重身份的“两栖人”职业生涯。

八十年代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尚且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的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借贷记账法广泛使用,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背后是无数会计师的努力。90年代我国企业股份制试点改革的开始,也让陈箭深对专业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理解,看到会计专业知识更广泛“用武之地”。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两栖人”身份使得陈箭深对会计工作有了新思考。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事务所管理体制,形成以注册会计师为投资主体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运行机制,陈箭深下定决心放弃大学教职而专心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时代背景和个人理想双重因素影响下,1998年底,陈箭深从厦门大学辞职,成为一名专职注册会计师。

原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合影

(第三排左四为陈箭深)

陈箭深(右二)在法国参加世界会计师大会

打造国内一流一体化会计师事务所是陈箭深的目标,无论是之前的厦门大学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后来的厦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天健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都经过多次合并,“唯有在全国一所或者一体化的概念下,才能把散落分布在各地的最优资源组合到一起”,陈箭深认为。2007年,在主持开发“EasyGo”事务所管理系统时,陈箭深针对天健光华所当时“规模大但管理分散”的问题,做了两项关键创新:一是把系统和网络管理理念引入事务所重组中;二是首创“管理总部+业务分部/区域”运营模式。

这是推动事务所走向全面一体化管理的一次成功尝试。直到今天,这套模式对事务所如何有效“发展壮大”仍然有着重要影响。2018年,在他大力推动下,原厦大所派生出的厦门等6个分所与华普天健成功合并,并更名为容诚。在容诚全体合伙人理解和支持下,他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伙人治理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尝试,正式建立合伙人治理架构并担任容诚首届合伙人治理委员会主席。这在当时的内地,是创造性的第一例。

服务增值和完善是他所考量的一大关键问题,相比于以往服务产品,资源整合之后选择提供更综合更高端的一站式服务可以成为一种新途径。人们对于个性化和高端服务的追求同样映射在会计事务上,行业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样的想法,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会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对企业财务管理和整体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陈箭深还十分注重国际化。2012年他作为Grant Thornton国际董事会成员,是内地事务所代表参与大型国际事务所网络全球最高决策层决策的第一人。2000年至2002年,陈箭深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委员,是首任中国委员,也是当时唯一华人委员。他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讨论,让中国会计在国际舞台上发声。他还曾任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理事(2011-2013年),这也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除对行业发展做出战略性规划以外,陈箭深也在为行业秩序的维护不断奋斗着。2003年,陈箭深被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委员中唯一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代表。“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时刻关注着这个行业,因为它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健康运行”。言忠信而正道,在两会上,陈箭深建议,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强调加强总会计师的管理作用和职能。提案旨在提升公司事务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公司财务活动的合法合规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呵护。与此同时,通过审计委员会和总会计师的协同作用提高决策质量,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陈箭深既是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又是一位优秀学者和教育家。对于行业的发展之路,他的思考还在继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交流合作,以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会计学科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又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他的经历和成就为学术及实务界发展提供宝贵启示和借鉴。

领航未来:人生智慧之程

“忠于审计,勇于开拓”,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组织各项的变化,市场形势的发展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带来全新挑战。这些挑战随着全球化深入、科技进步以及经济政策调整不断演变,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从业者得以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给财会工作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企业业务日益复杂多样,会计师事务所也需要应对更多元的交易类型和更复杂财务问题,与此同时,数据的安全性、经济周期的影响等等,也要求审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应行业变化和发展,确保审计工作准确性和合规性。

经过持续学习和多年工作经验积累,陈箭深发现,以往审计方法存在“四重四轻”问题,即所谓的重实质,轻形式;重细节,轻总体;重测试,轻计划;重会计,轻审计。尽管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会计与审计领域,但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审计人员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无法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背后价值。

面对这些行业之困,陈箭深系统梳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历程,得出结论:对于未来的会计事务所来说,应当重视智能化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建立和完善事务所内部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对于现在和未来有志于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员来说,只有不断积累,夯实基础才能厚积薄发;只有持续精进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进而逐步实现人身价值。

对正在学习审计专业,未来即将踏入注册会计审计行业年轻人,陈箭深也给出建议:在学习专业技能、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积累,将强烈事业心作为推动个人成长动力,视每一个实践机会为个人成长重要节点;同时,也要重视个人职业素养培养,诚信为本,审计为鉴,共筑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长城。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不仅是会计学的铁律,也是学习之路的深刻哲理。在成长账簿上,每一份收获都源自于先前的付出,每一次学习的借贷,都预示着未来需要以等值或更多的智慧去偿还和应用。正如在求知道路上,每一步前进都伴随着相应努力与积累,每一次选择与深入学习,都需在内心的天平上权衡,确保知识的“借贷”保持平衡。因此,珍惜每次“借”来的学习机会,以等值或更多的“贷”去实践和创新,让学习之旅充实平衡,而且充满意义与价值。

作为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人,陈箭深始终用行动践行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使命。他带领事务所全体员工帮助上百家优秀IPO企业过会,并为包括47家福建企业在内3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常年审计服务,特别是疫情期间帮助14家在闽优质企业上市融资,首发募资总额超120亿元,为地方资本市场及经济社会正常运转做出重要贡献。为维护资本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他还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曾带领事务所全体员工为云南文山中学贫困学子奉献爱心,在其成长道路上托举希望;资助多名贫困学子,为梦想插上翅膀;关注特殊教育事业,资助特殊教育学校。

“常勋奖学金”颁奖仪式

2024年,为纪念常勋教授百年诞辰,容诚慈善基金会在厦门大学设立“常勋奖学金”,鼓励厦大学子传承先生精神、投身会计事业。颁奖仪式上,陈箭深表示,设立“常勋奖学金”是缅怀常勋教授,并以实际行动关心行业及学科发展、助学育才。他勉励获奖学子再接再厉,继承常勋教授遗志,勇攀学术高峰,承担起行业与时代的使命。

“学术作桨济八方,实务破浪行天下”,陈箭深不仅以深厚学养和卓越实务能力,在国内外会计审计领域树立标杆,引领行业变革与发展,更始终心怀感恩,情系桑梓。他长期担任厦门大学江苏暨南京校友会会长,以创新凝聚校友力量,搭建起服务母校与社会的桥梁;他饮水思源,慷慨回馈,将恩师的治学精神与育人理念薪火相传,为莘莘学子成长铺路,为会计学科繁荣添砖加瓦。

陈箭深的人生故事是一位行业领军人才以知行合一丈量专业高度、以赤子情怀反哺教育沃土的生动写照。他的成就与奉献,为“厦大人”风采增添光彩一笔,并激励着后来者勇担使命,在学术与实务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为时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音回放】

从事会计审计行业的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坚守职业道德,就是要有敬畏之心,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明确的是非观,要坚守职业底线,不要贪婪,要敬畏规则,包括法律、行业准则和其他行业行为规范。

文 | 屠玉璞 林雨彤

图 | 受访者提供

指导老师 | 杨南燕、李长全

修稿 | 曹熠婕、校友总会秘书处

编辑 | 管毓茹

初审 | 许鸿滨

复审 | 李绍玉

终审 | 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