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院系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丘成桐在厦大:“很高兴回到我父亲念书的地方开讲”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16:32 浏览次数:


“很高兴能回到我父亲当年念书的地方开讲,你们放出我父亲的图片对我是很震撼的,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跟这些照片非常像,我以为是我自己。”——丘成桐在厦大经济学科为其父亲丘镇英举行的纪念活动中如是说道。

丘成桐的父亲丘镇英于1931年进入厦门大学学习,193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是一名著名教育家,厦门大学杰出校友,曾执教于香港香江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任香江书院文史哲系主任。

11月18日上午,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丘成桐到访厦大经济学科,在经济楼N402开讲,全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坐在过道听讲。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副院长林勇,院长助理朱然,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超鹏教授,厦门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王智兰等出席活动。

在丘镇英院友纪念活动中,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静结合历史老照片与全场来宾一起重温了丘镇英院友和厦大的故事。在厦大求学期间,丘镇英先生家逢变故,仍以自强不息之精神刻苦求索,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获得奖学金;虽生活清贫,但精神富足,甘于奉献,曾参与厦门大学学生自治会筹备、担任厦门大学军事管理队分队长、参加厦门大学1935级干事会;在其精进学业的同时,他爱好文学与哲学,常以诗词为寄托,直抒胸臆,在《厦大周刊》和《厦门大学1935级毕业纪念册》上留下了多篇文艺作品。毕业后,丘镇英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曾担任厦门大学留日同学会总务兼文书,抗战爆发后,他回国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与教学育才工作,1944年他曾回到厦大任教。

为表示对丘镇英先生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高忠华,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周颖刚分别向丘成桐赠送《丘镇英先生与厦门大学》纪念册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百年史》,丘成桐回赠了《丘镇英先生哲学史讲稿》。

丘成桐动情地说道,看到年轻时候的父亲照片非常震撼,自己与青年时期的父亲非常相像。父亲用哲学思维对自己的指导和教育,对他的为人处世和治学之道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后,丘成桐以“训练和提拔杰出人才的思考”为题开讲。本期讲座是“邹至庄讲座”杰出学者论坛暨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超鹏致辞,并为丘成桐先生颁发南强讲座纪念牌。

在讲座中,丘成桐先生深入剖析了训练杰出人才的必要性与核心要点。他指出,许多杰出成果是从大学产生的,因此中国要实现21世纪全面的崛起,在基础科学上能够领导世界,需要建立更多的一流大学。而建设一流大学需要的投资,和国力有直接关系。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够推动并引领,不断推出各项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

丘成桐先生谈到,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可以生产大量人才,但是在提拔有创意、有特殊成就的学者方面,会有困难。好的科研必须要有经过良好训练的年轻学者来支持。这些学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学识,又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三者缺一不可,在最尖端的科研领域中,后两者更为重要。

经过在国内多年的考察和跟国外的比较,丘成桐先生认为,中国要在基础科学出人头地,必须从初中做起。历史上能做出伟大学问、引领科学重要发展的学者大部分都从十二三岁起就对学问有兴趣且接受了大师的指导和训练。他通过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创办和实践分享了他如何将中国的数学杰出人才选拔下沉到中学阶段,为中国数学教育“解题”。在创办过程中,他坚持严格的选拔机制,开创新的课程设计,聘请卓越的师资团队,每年在全国选拔不超过一百名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由一批有名望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共同出题。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要好好地完成它,为中国做出一流的学术!

讲座之后的问答环节,多名观众向丘成桐先生提问。

Q1:我是来自邹至庄班的一名大三本科生,现在很多学生会做题,但是不会问问题。对于已经脱离了小学中学,甚至脱离了本科阶段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帮助他们跳出困境?

丘成桐:要从考试的功利化的教育环境分离出来,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们对学问浓厚的好奇心。从现今的教育体系里跳脱出来,要看学生自己有多大的决心。是赚大钱重要,拿一个“帽子”重要,还是学问重要。假如学问最重要,那最重要的标杆也就有了。

Q2:国家需要杰出人才,但也需要很多普通学者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在座大部分都是经济学科的学生,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多机会研究数学这类精深的学问,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学社会科学的学生一些建议,怎样将学的知识和兴趣结合起来,在经济社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丘成桐:各领域都有带队的领导人,学经济也是这样,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上进,好的学者向更好的学者学习。我鼓励学生做经济方面的研究,但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学科相比于美国,没有那么重视数学。因此我们要训练数学,让数学贡献力量,经济学需要数学计算帮忙,我想这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

Q3:随着当今数学的不断发展、不断细化。会不会到达数学最前沿本身所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我对数学研究最黄金、最专注的时间?

丘成桐:从我做数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人抱怨现在的数学分支越来越复杂了。事实上,数学在不停地分支也在不停地融合。几千多年的数学,有无数不同的意见,很多人讨论,最后可能得到少数重要的结论,成为几门经典的科目,这是整个科学发展的一个道路。

Q4:我是一名来自中学的政治老师,我现在的两个孩子一个是二年级,一个是初一,正好处于对数学很有好奇心、探索欲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引导自己的孩子或是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丘成桐:孔子有讲过因材施教。我也有两个小孩,我的大儿子看到数学问题,不像我一样很兴奋,但是他看到生物问题很兴奋,所以他就走了做生物这个方向。要尊重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但是孩子真的有困难的话,那就不一定要再继续下去。我们不能把一个通用的方法用到所有的孩子身上,要培养杰出人才,需要不同人不同方法。

讲座后,厦门大学校长张宗益与丘成桐先生见面,并亲切交谈。丘先生还参观了厦大校史馆和群贤楼群,部分经济学科教师与丘成桐先生进行了简短座谈。

丘成桐先生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带来了许多启示。在一篇专访“解题者丘成桐”中曾这样写到:“数学家丘成桐一直在攻克一道难道,这道题就是:如何在中国培养出世界顶尖的大数学家。”如今,他仍在孜孜不倦地“解题”,为推动中国数学教育发展、培养数学拔尖人才而不懈努力。

丘成桐简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求真书院院长,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他先后获得菲尔兹奖、麦克阿瑟奖、克劳福德奖、沃尔夫数学奖、马塞尔·格罗斯曼奖、邵逸夫奖,成为唯一包揽这六项世界顶级科学大奖的数学家。他和他的老师陈省身先生,作为当代最杰出和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代表,积极关心中国数学的教育和研究,为推动中国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