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国家需要杰出人才,但也需要很多普通学者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在座大部分都是经济学科的学生,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多机会研究数学这类精深的学问,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学社会科学的学生一些建议,怎样将学的知识和兴趣结合起来,在经济社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丘成桐:各领域都有带队的领导人,学经济也是这样,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上进,好的学者向更好的学者学习。我鼓励学生做经济方面的研究,但也看到中国的经济学科相比于美国,没有那么重视数学。因此我们要训练数学,让数学贡献力量,经济学需要数学计算帮忙,我想这是我们有能力做到的。
Q3:随着当今数学的不断发展、不断细化。会不会到达数学最前沿本身所耗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我对数学研究最黄金、最专注的时间?
丘成桐:从我做数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人抱怨现在的数学分支越来越复杂了。事实上,数学在不停地分支也在不停地融合。几千多年的数学,有无数不同的意见,很多人讨论,最后可能得到少数重要的结论,成为几门经典的科目,这是整个科学发展的一个道路。
Q4:我是一名来自中学的政治老师,我现在的两个孩子一个是二年级,一个是初一,正好处于对数学很有好奇心、探索欲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引导自己的孩子或是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丘成桐:孔子有讲过因材施教。我也有两个小孩,我的大儿子看到数学问题,不像我一样很兴奋,但是他看到生物问题很兴奋,所以他就走了做生物这个方向。要尊重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但是孩子真的有困难的话,那就不一定要再继续下去。我们不能把一个通用的方法用到所有的孩子身上,要培养杰出人才,需要不同人不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