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各地讯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讯息 -> 正文

厦门大学漳州校友参观漳浦仓里山遗址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10:22 浏览次数:

8月10日是福建漳州市漳浦县仓里山遗址首个公众开放日。当天下午厦门大学漳州校友会和校友会党支部,组织校友和部分历史爱好者一行20余人,前往仓里山遗址参观学习。

漳浦仓里山遗址

仓里山遗址位于漳浦县仓里村,遗址所在台地顶部因近现代农业耕作经过平整,地势平坦开阔。遗址发现于 2006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进行过复查,2011 年配合基本建设做过基础调查,曾采集较多石锛、石斧、砺石等石器和以夹砂灰黑陶为主的陶片。2024年,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和闽江学院开展九龙江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对仓里山遗址开展进一步调查勘探,取得重要发现。调查队及时将此重要发现上报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得到上级文物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2025年2月7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和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队对漳浦仓里山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

参观团抵达仓里村时,受到市文保中心主任、考古专业94级校友阮永好的热情接待。他介绍仓里山遗址发现和调查、勘探经过以及初步取得的发掘成果,带领参观人员走进遗址保护区,来到发掘现场实地了解考古进展情况。

阮永好主任介绍遗址发掘情况

联合考古发掘队项目负责人、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考古专业98级校友吕锦燕和项目技术顾问、闽江学院副教授、考古专业98级校友黄运明,分别介绍新石器时代主要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的种类、特征、功能,以及现场发掘的规模、已发现的文物数量。展现在参观者眼前的陶片、石锛、石斧、石磨盘、水晶石制品等品类数量众多,或尖锐锋利,或规整平滑,或形态各异,令人对史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肃然起敬。他们充满智慧,在和大自然的勇敢抗争与和谐共存中繁衍生息,创造并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吕锦燕副研究馆员介绍遗址发现的石器

校友和历史爱好者在老师的引导下观摩考古工作者的发掘过程,了解考古工具使用方法,还体验如何区分人工石制品和自然石块,有的在现场采集到石器和陶片,经老师鉴定后交给考古队。大家兴致勃勃,边参观边向老师请教,气氛非常活跃。虽然意犹未尽,但天色渐晚,学习活动在温馨的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参观团才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回漳州的行程。

黄运明副教授(右1)带领大家参观遗址

参加活动的校友和历史爱好者,绝大多数是第一次进入遗址考古现场参观学习,亲自体验考古发掘心情十分兴奋,看到考古科研人员一顶草帽一把工具满身汗水和泥土,深受感动。在返程的车上,在参访微信群里,讨论交流继续热烈地进行着--“第一次踏入考古现场,太出乎意料了,收获满满”,“抚摸厚重的历史,非常有体验感,令人难忘”,“活动丰富有益,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拓展了视野”,“期待下次的机会”……。

 

开放办校友会,既走进优秀校友企业,也走进本土文化热点亮点,是组织这次活动获得的启示,将成为漳州校友会凝聚校友力量、服务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来源 | 厦门大学漳州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