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各地讯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讯息 -> 正文

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举办观影联谊活动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7:18 浏览次数:


侠义自在人心  江湖从未远去

2月15日,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以“江湖从未远去,侠义自在人心”为主题,于长宁区缤谷广场SFC上影影城举办“江湖盛宴”开年特别活动——观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与“江湖从未远去,侠义自在人心”主题沙龙。

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林峰、常务副理事长叶晓青出席,校友何凡、张贞智、吴穹、徐新与国家广电总局人才中心特约讲师陈硕导演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活动。当日,现场90多位校友以武侠为媒,与嘉宾展开不同维度的精神对话。

活动由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雁主持。

CELL 1PHOTO REEL 1A

CELL 1

1

《射雕英雄传》观影

重量级嘉宾开场

活动伊始,林峰回顾与金庸文学的深厚渊源。从人生首部完整阅读的纯文字小说《天龙八部》,到珍藏版的金庸签名书籍,娓娓道来中流露出他对武侠文化的热爱。他表示,金庸作品读者群广,也在不同年龄读者的理解中焕发出不同的色彩和长久的生命力。他寄语校友,在新年征程中锚定目标,将江湖情怀转化为现实行动力。

陈硕在发言中介绍武侠影视发展的多个阶段、不同年代导演的风格和视听语言,他表示,金庸、古龙作为80后耳熟能详的武侠大家,根据两位作家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影响都很深远。而徐克作为个人风格鲜明的导演之一,在继承传统武侠电影的同时,也引入新的元素,形成独特的品牌魅力。

何凡在发言中指出,每次看金庸影视作品都有一种共鸣和感动。开春就和校友们一起重温金庸和《射雕英雄传》是难得的体验。每当《铁血丹心》响起,激情就会被点燃。他希望大家放空自己,感受电影本身。

观影环节,灯光渐渐暗下,大屏幕上的画面逐渐清晰,校友们仿佛穿越时空,进入那个充满侠义与冒险的武侠世界,与角色们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观影沙龙现场 观点碰撞面面观

观影结束后,“江湖从未远去,侠义自在人心”沙龙开启。嘉宾、校友围坐笑谈,场面松弛融洽。

吴雁在开场讲话中介绍聚焦武侠文化的主题影视作品,提到《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以6.5亿元高居国内武侠电影票房史之首,而全球华语武侠电影的票房冠军是15亿元《卧虎藏龙》。武侠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但是电影票房一直不温不火,这一话题,引发校友对武侠影视文化传播的深入思考。

沙龙互动中,与会嘉宾非常热烈地聊到徐克的电影镜头艺术。运镜的娴熟,转场镜头的切换自然流畅,尤其是华筝策马救黄蓉等情节设计环环相扣,节奏紧凑,还有成吉思汗出场的威严,战争场面宏大,郭靖黄蓉重逢的浪漫,都深深吸引着观众们。

现场讨论一度聚焦在徐克对武侠场景的革新表达,嘉宾们以《射雕》中成吉思汗出场的360°环摇镜头为例,剖析其通过大幕画幅与低角度仰拍形成的权力凝视——铁木真策马踏破雪原时,马蹄声与战鼓低频共振的声场设计,将草原霸主的威严转化为物理空间的压迫感。

华筝策马救黄蓉的段落更引发在场女性校友的热议:无人机航拍与虚拟制作技术融合,使马蹄扬沙的轨迹与刀光剑影构成拓扑学映射,还原了金庸笔下的江湖血性,“沙尘暴中的双姝突围”在表达了girl helps girl的同时,也让人看到女性角色冲破男性叙事桎梏的当代语境。

嘉宾讨论也一度闪现出有趣的观点。

何凡在谈话中提到,自己已经三刷过《射雕英雄传》。金庸作品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记忆,是当代华人文化的最大公约数。他认为,金庸的武侠情怀能穿透时空,冲破代际鸿沟,赢得几代读者的喜爱。金庸构筑中国孩子的三观基石,其作品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并在阅读中激发他们对大侠的仰慕之情,这极大地强化孩子们的自驱力。

林峰指出,金庸作品虽难以像《哪吒》那样实现爆炸性增长,但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底色赋予其坚不可摧的内涵和意蕴,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侠义”都将在许多华人心中占有特殊的位置。通过不同影视作品的表达以及各自想象场景的“再导演”,人们还可以创作出不同的故事内涵。

叶晓青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对江湖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对生活、竞争和创新的多维思考也在增加,他还十分有趣地将“九阴真经”、“创立门派”等现象和投资圈的“去中心化现象”类比,引发现场阵阵欢笑。

吴穹在沙龙上分享他对活动、侠客精神和创作与生活的三点看法。他赞扬沙龙的高水平组织,并认为侠客精神是正义和善良的象征,这种精神在任何年代都应被珍视。他还提到,尽管现实生活可能需要我们像韩非子那样实用,但金庸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仍然能触动人心。

张贞智则从数学角度,谈自己对武侠文化的理解。他强调,侠义精神真切生长于俗世江湖,却强调一种超越本分的担当,这与数学源于生活、却拥有无限超越时代需求、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谋而合。

徐新则在发言中表示,影片中许多场景使用新派的视觉符号,赋予传统武侠凌厉的当代质感。相信随着技术的迭代,将有更精彩、更突破感官经验的视觉体验出现。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电影的核心始终是故事和情感。只有当技术为叙事服务,而不是单纯地炫技时,电影才能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

嘉宾的发言让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校友纷纷拿起麦克风,热情地分享自己对武侠世界和影视角色的独到见解。金庸、古龙、琼瑶……他们讨论着不同影视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和印记,并探讨起其中某个角色带来的哲学思想和人性探索。

讨论中,校友们也分享自己对武侠精神的现代解读,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一颗侠义之心,以及武侠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创新。他们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但武侠文化中所蕴含的正义、勇敢和智慧等价值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讨论的深入,本次活动也缓缓落下帷幕。带着对武侠世界的敬意、对青春热血的唤醒和对未来世界的无畏,校友们满载而归。

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抽身,共同回味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触动我们心灵的经典武侠故事——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通过聚会,不仅促进校友间的联系,也为武侠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闪耀贡献一份力量。

END


来源 | 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

编辑 | 童嘉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