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陈玮,厦门大学会计学系1991级博士研究生校友,2006年创办东方富海,现任东方富海董事长、创始合伙人。厦门大学“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项目捐赠人之一,曾获评中国创投20年清科“时代领潮投资人”称号,并多年荣膺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等奖项。

尊敬的张荣书记、张宗益校长,亲爱的老师们、学弟学妹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1991级会计学系博士生陈玮。非常感谢母校的邀请,让我有幸以“学长”的身份站在这里,见证大家人生中如此重要的时刻。
三十六年前,命运给了我一份礼物——我有幸参加世界银行在厦大举办的中国青年教师国际会计与财税进修班。在博学楼明亮的教室里,葛家澍先生、余绪缨先生、常勋先生、邓子基先生等大师的言传身教,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会计学新世界的大门。那些曾经在我脑海中“扁平”“枯燥”的数字和报表,在他们的点拨下,变得立体而生动。正是这段经历,在我心里种下了报考葛老师博士生的种子。1991年,经过艰苦的备考,当我再次从西北坐着绿皮火车来到温暖秀美的厦大时,我终于如愿成为葛老师的学生。葛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转眼已经毕业31年,母校给予我的三份珍贵礼物,让我受益终身:
第一,认清了会计的本质。会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数据再现,通过会计报表,看到的不仅是报表之间的相互验证关系,更是企业经营和业务活动的逻辑关系和结果。会计不仅仅反映企业价值,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领略了大师风范。我们在葛家澍老师、余绪缨老师、常勋老师身上看到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更有为人师表的大家风范。他们的为人处世和教学作风,至今依然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厦大学子。
第三,感受了“南方之强”的力量。因为厦大,我们在社会上得到了认可和尊重;因为厦大,校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和信任感。“厦大人”这张名片,让我们行之愈远,愈能感受其份量。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厦门大学用它的孜孜耕耘和辛勤汗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殷殷学子。如今,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厦大校友闪闪发光。我们都是“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受益者,更要成为厦大精神的传承者。
在我创办东方富海近20年时间里,厦大和厦大校友一直都是我背后坚实的力量,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葛老师在世时,每每遇到经济环境变化,他都叮嘱我要好好做人,踏实做事,相信规范的力量。作为一个民营的创投机构,我们能够有幸管理四只国家级基金,本月又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创投类科技创新债,创造多项行业第一,这都和东方富海的厦大基因分不开。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即将离开校园,作为学长我有三句话送给大家:
第一,你可以丢掉书本,但不要丢掉方法。因为方法是知识的钥匙,而书本只是知识的容器。
第二,你可以丢掉专业,但不能丢掉学习。因为专业可能会过时,但学习是终身受用的武器。
第三,你可以丢掉名片,但不能丢掉厦大。因为厦大和厦大校友是你强大的后盾和资源,也是你值得骄傲的身份符号。
校主陈嘉庚先生曾在1940年厦大毕业典礼上讲过:“今日毕业,非学问之终点,乃服务社会之始点。”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愿意分享我工作和生活中的6点感悟,希望对你们接下来的人生旅程有所帮助:
一是要保持乐观和好奇:因为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
二是要坚持一项运动:因为健康才有未来;
三是要把合作放到首位:工作即合作,生活即合作,合作才能共赢;
四是要比要求的多做一点:因为努力才是优秀,拼命才能卓越;
五是要养成每周看一本书的习惯:因为知识真的是力量;
六是要相信时间的价值:因为时间是唯一的人生试卷,我们的言行终将会变成答案。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百余年前,嘉庚先生秉持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的信念,爱国爱乡、倾资办学、坚韧不拔,将赤诚爱国之心熔铸于兴学育才的实践中。百余年来,厦大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传承这份以家国为己任的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你们即将走出校园,迎接充满创新和变化的 AI 时代,千万别忘了,爱的拼音就是 AI—— 而这份“爱”的真谛,早被嘉庚先生用 “忠公、诚毅、勤俭、创新” 的品格写进了厦大的基因里。
让我们把爱当做一生的功课,把奉献和给予作为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爱这个时代,爱脚下这片土地,爱永远守候的家人,爱传道授业的恩师,爱朝夕相处的同学,更爱我们共同的母校——厦门大学。当我们以嘉庚先生的赤子之心为初心,把“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志向作为行为准绳,终将在传承与奉献中,让爱成为照亮时代的光。
感恩厦大,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再次祝贺各位同学顺利毕业,祝福你们鹏程万里,前程锦绣!谢谢大家!
文稿 | 陈玮
图片 | 宣传部
编辑 | 李笑扬、游丽华
初审 | 陈瑶华、许鸿滨
复审 | 李绍玉
终审 | 郑辉